南京市江寧區現有幼兒園182所,另有村辦點35處,在園幼兒6.16萬,教職員工9057名,學前專任教師4920名,大專及以上學歷100%,省級示范園3所,省優質園113所,市優質幼兒園58所,省市優覆蓋率93.52%。普惠性民辦園共59所,普惠園覆蓋率為93.68%。
南京市江寧區堅持以政府主導學前教育發展為原則,以問題為導向,始終站穩人民立場,以“辦越來越多的公辦園為主體,轉越來越多的普惠性民辦園為補充,創建越來越多的省市優質園為契機,讓越來越多的適齡幼兒享有優質普惠性學位”為愿景,堅持區域統籌,科學分析,精心謀劃,強化政府主導,不斷提升全區學前教育的優質公益普惠性。
一是大力發展公辦幼兒園。江寧區加大公辦資源建設力度?!笆濉敝衅?,江寧區便啟動實施總投資60億元的“江寧區教育資源布局優化提升三年行動計劃”,在全區范圍內新建、改建、擴建一批公辦幼兒園。截至目前,已新增公辦幼兒園56所,全區公辦幼兒園覆蓋率已達65%。至“十四五”末,還將新增公辦園不少于10所。所有公辦幼兒園均為獨立事業法人單位,并核定公辦教師編制,每年配備一定數量的公辦教師。2017年以來,江寧區每年招聘的幼兒園公辦教師都超過100名,不僅招聘應屆畢業生,也劃定一定比例招聘有3年以上幼兒園工作經驗的優秀在職教師,七年共招聘公辦在編教師約960名。
二是積極扶持普惠性民辦幼兒園。2020年初,江寧區出臺《南京市江寧區民辦惠民幼兒園扶持辦法》,進一步明確了著重加大對普惠性民辦幼兒園的扶持政策力度。一是補助保教費。江寧區根據幼兒園等級,按照每年生均4000—5000元的補助標準,對幼兒園保教費實施補助。二是補助生均公用經費。江寧區普惠性民辦幼兒園的生均公用經費補助標準等同于區內公辦幼兒園生均公用經費標準,目前的補助標準為1400元/生·年。三是補助班級增量。對于普惠性民辦園有班級增量的單位,江寧區在南京市補助標準的基礎上,另外給予普惠性民辦園減半配比獎補。四是給予專項考核獎勵。江寧區每年設立平均每所園5萬元的專項經費,對普惠性幼兒園進行考核,考核結果為“優秀”的,即可獲得獎勵資金,四年僅用于考核獎勵資金已超過1000萬。五是補助各類專項資金。所有民辦幼兒園享有公辦幼兒園同等專項獎勵政策,即創建成省優質園獎勵10萬元,市優質園獎勵6萬元;立項為省市區課程游戲化項目分別給予20萬、15萬元獎勵,同時年度督導優秀獎勵5萬元;設立為市級課程基地配套獎勵20萬元。三年疫情影響下,幼兒園會有開學較遲或者中途停學的情況,但江寧區所有保教費及生均公用經費補助標準均按照10個月足額補助。因而,江寧區民辦幼兒園積極申請認定普惠性民辦幼兒園,目前江寧區普惠性幼兒園覆蓋率已達93.68%。
三是率先啟動小區配套幼兒園治理工作。早在國務院2018年11月出臺《關于學前教育深化改革 規范發展的若干意見》以及2019年初出臺《關于開展城鎮小區配套幼兒園治理工作的通知》文件之前,江寧區就開啟了小區配套幼兒園專項治理工作。一是嚴把移交關。早在2011年,我區便嚴格控制劃撥土地配建的小區配套幼兒園的舉辦性質,此類幼兒園一律交由屬地政府舉辦為公辦幼兒園,絕不允許再委托舉辦成其他性質的幼兒園。二是強化資源公益屬性,做好分類治理。所有通過劃撥土地方式配建的小區配套幼兒園,建成之后全部無償移交屬地政府,舉辦成公辦幼兒園。已經租用國有教育資產舉辦的民辦幼兒園,明確要求其資產所屬單位限期收回,辦成公辦園。2018年上半年,江寧區對租用國有教育資產舉辦的8所民辦幼兒園展開治理,收回資產并將幼兒園舉辦成公辦幼兒園。另有部分已經建成但不屬于移交范圍的幼兒園,江寧區教育局采取回購的方式,一次性購買幼兒園的產權,舉辦成公辦幼兒園。三是嚴控新設立民辦園的普惠性質。江寧區緊緊抓住國務院辦公廳出臺有關開展城鎮小區配套幼兒園治理工作系列文件契機,充分基于區情,提早謀劃,搶抓機遇,把握先機,嚴格控制小區配套幼兒園的普惠性質。除約定移交的小區配套園舉辦成公辦園外,對于土地出讓合同中未約定移交的、尚未舉辦的小區配套幼兒園,明確其只能舉辦為普惠性幼兒園。2019年以來,區內有8所幼兒園本擬舉辦為高價民辦園,江寧區結合文件要求,多方聯動,有效監管,積極引導,最終順利促使8所民辦園均舉辦成普惠性民辦幼兒園,滿足百姓就近、優價入園需求。
四是實行網絡招生供家長自主擇園。江寧區不斷提升普惠性資源供給能力,保障江寧戶籍幼兒及符合條件的外來務工人員隨遷子女均有學位、保障政策照顧對象均有公辦學位、保障家庭經濟困難幼兒均有普惠性學位,進一步優化和完善網絡招生機制,利用各種信息媒體公開發布全區幼兒園招生入園須知,讓家長了解招生基本政策,明確程序、時間節點、收費標準、扶持政策等,并在網上按照意愿自主選擇幼兒園,實現招生公正、公平、便捷,采用網上補錄、空余學位公布的形式,保障錯過報名時間的幼兒有園可選。做到“入公辦園不難、入民辦園不貴、入村辦點不弱”,提高人民對招生入園工作的知曉度、滿意度和美譽度。
版權所有: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 中文域名:教育部.政務
京ICP備10028400號-1 京公網安備11010202007625號 網站標識碼:bm050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