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不斷興起學習"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新高潮,開創教育工作新局面
1.按照武裝頭腦、指導實踐、推動工作的要求,把學習貫徹"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新高潮不斷引向深入,認真貫徹落實黨的十六大和十六屆三中全會精神,認真組織實施《2003-2007年教育振興行動計劃》。
2.立足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宏偉目標,實施科教興國和人才強國戰略,研究制定《2020年教育發展綱要》。根據黨的十六大的總體要求,加強宏觀思考和戰略研究,勾畫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現代化教育體系藍圖,努力做到發展要有新思路,改革要有新突破,開放要有新局面,各項工作要有新舉措。
3.以科學的發展觀為指導,切實把握好各項教育事業的發展節奏。促進各級各類學校準確定位,科學制定發展目標和戰略措施。做好教育事業"十一五"規劃編制的前期工作。研究制定教育支持東北等老工業基地振興的政策措施。
4.大力弘揚和培育民族精神,加強和改進學校德育工作。全面落實中小學德育大綱,制定《中小學弘揚和培育民族精神實施綱要》,廣泛開展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教育。繼續貫徹《公民道德建設實施綱要》,加強誠信教育,進一步加強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設。加強法制教育和國防教育。促進學校教育、社會教育和家庭教育有機結合。做好校園及周邊環境綜合治理工作,創建安全文明校園。
5.啟動實施"高校'兩課'建設計劃",加強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進一步推進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進教材、進課堂、進學生頭腦。推進高校"兩課"課程體系、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的改革。強化對學生課外活動和生活的引導與管理,推進思想政治教育進公寓、進社團、進網絡。加強校園文化建設,提高大學生人文、科學和藝術素養。深入開展大學生社會實踐活動。健全突發事件應急處置機制,維護高校穩定。
6.認真落實《關于進一步加強和改進在高校學生中發展黨員工作的意見》。以積極而慎重的態度,加大發展工作力度,提高發展工作質量,把大批優秀青年學生凝聚到黨的隊伍和事業中來。加強和改進學生基層黨組織建設,努力實現高年級學生"支部建在班上"的目標。
7.加強高校領導班子和干部隊伍建設。加大思想、組織和作風建設力度,深化領導干部選拔任用制度改革,把高校領導班子建設成為堅強領導集體。積極開展高校領導干部和管理骨干培訓,提高理論素養和管理水平。以加強高校領導班子建設為主題,召開"第十三次全國高校黨建工作會議"。
8.堅持正確的輿論導向,進一步加強宣傳思想工作。大力宣傳教育事業改革發展的巨大成就,全面準確地宣傳教育工作的方針政策、工作思路和重大部署,營造全社會關心支持教育的良好氛圍,引導和激勵教育戰線干部群眾抓住機遇加快發展。認真做好第20個教師節紀念活動和宣傳工作,在全國范圍內表彰優秀教師,促進全社會進一步形成尊師重教的風氣。
二、落實農村教育在教育工作中的重中之重地位,推進基礎教育改革發展
9.貫徹落實《國務院關于進一步加強農村教育工作的決定》。啟動并實施"國家西部地區'兩基'攻堅計劃",以農村寄宿制學校建設為突破口,加強西部地區農村中小學建設。切實抓好中部農村地區的"兩基"鞏固提高工作。積極推進經濟發達的農村地區高水平、高質量"普九"。認真做好西部地區、少數民族地區和婦女掃盲教育工作。
10.鞏固和完善"以縣為主"的農村義務教育管理體制。全面落實縣級政府對教育的統籌管理責任。積極配合做好核定縣級財力工作,落實中央、省、地(市)財政轉移支付政策,增強財政困難縣義務教育經費保障能力。完善農村中小學"保工資、保安全、保運轉"的投入保障機制,確保農村中小學教職工工資按時足額發放。繼續實施"國家貧困地區義務教育工程"和"農村中小學危房改造工程",確保校舍安全。推動各地制定義務教育階段學校公用經費標準并落實相應的保障措施,確保學校正常運轉。進一步擴大免費發放教科書范圍,推動各地健全資助農村家庭經濟困難學生接受義務教育助學制度。
11.深化農村教育改革,大力推進"三教統籌"。積極推進農村中小學課程和教學改革,在實現國家基礎教育基本要求時,緊密結合農村實際,適當增加職業教育內容。繼續開展"綠色證書"教育。實行靈活的教學和學籍管理制度,大力發展農村職業教育和成人教育。積極實施"農村勞動力轉移培訓計劃",大力開展進城務工農民的職業技能培訓。全面實施"高校農業科技教育網絡聯盟計劃",充分發揮高校在推進"農科教結合"中的重要作用。
12.組織實施農村中小學現代遠程教育計劃。著力抓好中西部地區試點工作,加強指導和協調,大力推進農村學校三種模式現代遠程教育的建設。加強教育教學資源開發和建設,促進優質教育教學資源來源多樣化。積極配合開展農村黨員干部現代遠程教育。
13.繼續推動高中階段教育快速發展。認真做好高中階段教育事業發展規劃,促進普通教育與職業教育協調發展。推動中西部農村地區縣中建設,多種形式地擴大優質教育資源。積極發展幼兒教育。繼續發展特殊教育。
14.全面貫徹教育方針,扎實推進素質教育。繼續深入開展義務教育階段新課程實驗工作并逐步推廣,啟動普通高中新課程實驗工作。切實加強圍繞新課程的校本教研制度建設。加強國家和省級新課程教學的監測和評估工作。加大中小學實驗教學改革和技術課程實踐基地建設力度。健全中小學教材審定制度和教材選用制度。堅持并完善小學升初中就近免試入學制度,研究制定解決義務教育階段擇校問題的政策措施。積極探索高中階段教育招生錄取新辦法。
15.堅持健康第一,大力開展群眾性體育活動。推廣《學生體質健康標準》,健全學生體質健康監測網絡,提高體育課和課外活動的質量。健全學校衛生安全責任制和監測機制,做好飲食衛生管理和防疫工作。加強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和青春期教育。加強預防艾滋病教育和反毒品教育。繼續提高藝術教育課程開課率及教學質量。
16.加快推進中小學人事制度改革。做好編制核定工作,嚴格編制管理,建立編制報告和定期調整制度。全面推行教師聘任制,實行"資格準入、競爭上崗、全員聘用、合同管理"。嚴格掌握校長任職條件,積極推行校長聘任制。建立城鎮中小學教師到鄉村學校服務期制度,引導和鼓勵具備教師資格的人員到鄉村任教,加大教師交流力度。
17.全面實施"全國教師教育網絡聯盟計劃",加強中小學教師和校長的繼續教育和全員培訓。提高在職教師的學歷、學位層次。以新理念、新課程、新知識、新技術為重點,開展新一輪教師培訓。組織優秀教師高層次研修,加強骨干教師國家級培訓。進一步加大農村中小學校長培訓力度。
18.切實做好教育對口支援工作。繼續推進東部對西部、城市對農村教育支援工作,建立"縣對縣"、"校對校"教育對口支援制度。擴大城市和東部地區職業學校面向農村和西部地區的合作辦學、聯合招生的規模。認真做好進城務工農民子女接受義務教育工作。
19.進一步加強教育督導工作。落實國務院"每年檢查一次"的要求,組織對西部"兩基"攻堅的督導檢查。堅持督政與督學相結合,加強對不同類型地區教育分類的督導和評估。建立對縣級人民政府教育工作進行督導評估的機制。以全面實施素質教育為中心,推動中小學校評估工作。加強督導機構建設和隊伍培訓,完善督導和監測手段。
三、加強高水平大學建設,推動高等教育快速健康發展
20.大力加強高水平大學和重點學科建設。啟動"985工程"二期建設,緊密結合國家創新體系建設,創建一批科技創新平臺,努力建設若干所世界一流大學和一批國際知名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學。加強"211工程"二期建設,在全國范圍內逐步形成布局合理、各具特色與優勢的重點學科體系,促進一批重點學科盡快達到國際先進水平。
21.牢固樹立人才資源是第一資源的觀念,大力推進"人才強校"戰略。抓住吸引、培養和使用三個環節,建立健全高校人才工作的體制和機制,鼓勵和支持優秀人才和優秀群體脫穎而出。以"長江學者獎勵計劃"和"高校創新團隊計劃"為重點,大力實施"高層次創造性人才計劃"。認真做好創新拔尖人才培養、開發和引進工作,大力加強學科帶頭人和創新團隊建設,帶動整個高校人才和教師隊伍建設。
22.實施"高等學??萍紕撔掠媱?。按照國家創新體系的總體布局,面向科技前沿和現代化建設需要,規劃和加強高水平科技創新平臺建設。興建若干具有世界一流水平的國家實驗室和國家技術中心,加強和創建一批國家重點實驗室和國家工程研究中心。加強高??蒲薪M織工作,積極爭取國家重大科研任務,積極參加國防科技創新。
23.堅持"發展高科技、實現產業化"的方針,進一步促進產學研結合,加速科技成果向現實生產力的轉化。加強知識產權保護,鼓勵專利申請和轉化。加強高新技術產業化基地和大學科技園建設。完善大學科技園孵化功能及其支撐和服務體系。積極發展并規范管理高??萍籍a業,推進高校產業的現代企業制度和現代產權制度建設。
24.實施"高等學校哲學社會科學繁榮計劃"。大力加強哲學社會科學學術帶頭人和學術新人的扶持培養。繼續加強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建設。重點建設一批哲學社會科學實驗室,積極培育學術精品和名刊。完善哲學社會科學研究管理,加強學術規范和學術道德建設。做好2004年度教育部哲學社會科學重大課題攻關項目招標評審立項工作。
25.推進"研究生教育創新計劃"。改革研究生招生與選拔制度,推進學分制并調整修業年限。推行研究生培養導師負責制和助研、助教、助管崗位制。繼續做好培養成本分擔制度改革試點工作。采取評選優秀學位論文、舉辦學術論壇等措施,鼓勵和支持研究生參加科研,提高培養質量。進一步加強研究生院建設。
26.繼續實施"高等學校教學質量與教學改革工程"。進一步深化高校培養模式、課程體系、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改革。改善高?;A課程教學,鼓勵名師講授基礎課。建設精品課程,加強基礎課程教學實驗室建設。繼續改革大學公共英語教學。深化高等醫學教育和農林教育改革。完善教學質量評估機制,健全質量保障體系。以五年為一周期,對全國高校進行教學質量評估。
27.進一步推動國內外高水平大學的強強合作和強項合作。繼續發展與發達國家的教育合作關系,建立、完善和利用好與有關國家的工作磋商機制,加強科學家團隊建設、科學研究與高層次人才培養的實質性合作。積極推進與有關國家聯合設立科研基金工作和聯合培養研究生工作。舉辦第二屆中外大學校長論壇。
28.認真安排并嚴格執行全國研究生、普通和成人高等教育的年度招生計劃。推進高考制度改革,深化高考內容改革。嚴格招生考試紀律,加強考試保密工作,從嚴治考,確保高考安全。健全和完善高校招生網上遠程錄取和網上閱卷系統,建設招生信息化管理與服務平臺。
29.繼續推進高校收費改革。加強對困難學生的資助,大力做好助學貸款工作,建立和健全以國家助學貸款為主體的國家助學體系。推動各地進一步落實和完善資助家庭經濟困難學生的各項政策措施。
30.深化畢業生就業制度改革,做好2004年度高校畢業生就業工作。完善有利于畢業生就業和創業的管理體制、運行機制和政策體系,進一步拓寬就業渠道。加強就業創業教育,鼓勵和引導畢業生到西部、基層和國家重點建設單位就業,到中小企業就業,鼓勵和支持畢業生自主創業。推進畢業生就業市場的統一、開放和規范化建設,加強畢業生就業服務體系建設。全力建設和用好"全國高校畢業生就業服務信息網"。加強對畢業生就業狀況的監測,健全畢業生就業率、待業率公布制度。
31.鞏固高等教育管理體制改革成果。繼續發揮中央和省級兩級政府的積極性,加強高等學校共建工作,促進學科深度融合和優化發展。進一步完善和落實相關政策,繼續推進高校后勤社會化改革。改進并嚴格設置普通高校的審批工作。深化高校內部管理體制改革,加快推進教師聘任制改革,擴大職員制改革試點。加強學校制度建設,推進依法治校。
四、深化改革,擴大開放,推進教育事業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
32.繼續貫徹《國務院關于大力推進職業教育改革與發展的決定》。進一步完善職業教育管理體制,強化地(市)級政府的統籌責任,鼓勵行業、企業發展職業教育。實行國務院領導下職業教育工作部際聯席會議制度。積極實施職業準入制度和職業資格證書制度。
33.實施"職業教育與培訓創新工程"。面向就業、面向市場,進一步轉變職業技術教育辦學指導思想。大力實施"制造業和現代服務業技能型緊缺人才培訓計劃",加快培養大批現代化建設急需的實用人才。大力推廣"訂單"式培養模式,進一步促進產學研結合。加強與行業、企業和用人單位的合作,實行靈活、多樣、開放的職業教育模式。
34.充分利用現有資源,推進終身教育體系建設。統籌各種教育與社會資源,充分發揮普通高校和廣播電視大學的作用,建設終身學習公共資源平臺。積極推進建立非全日制教育培訓學分認證與積累制度,促進各級各類教育的銜接與溝通。加強自學考試管理。大力發展現代遠程教育,探索開放式繼續教育新模式。
35.積極發展成人教育,推動學習型企業、學習型組織和學習型城市建設。積極發展多樣化的繼續教育。大力開展農村勞動力轉移前引導性培訓和工作崗位職業技能培訓,廣泛開展企業職工在職業余學習。
36.繼續貫徹《國務院深化改革和加快發展民族教育的決定》,進一步加強民族教育工作。加強維護國家統一和民族團結的教育。繼續加大"雙語"教學和改革力度,實施少數民族高層次骨干人才培養計劃。積極鼓勵和引導高層次人才向西部高校流動,做好教育援藏、援疆項目工作,繼續辦好內地西藏中學(班)和新疆班。支持西部各省(自治區、直轄市)重點辦好一所較高水平的大學,支持高等院校擴大定向招收少數民族學生和建設民族預科教育基地。
37.貫徹落實《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法》,加強語言文字規范化工作。加快語言文字規范標準建設,重視語言基礎資源的建設。做好語言文字生活監測和社會咨詢服務。加強評估、培訓、測試和宣傳工作,推進語言文字應用規范化。加大推廣普通話工作力度。搭建高水平的語言文字平臺,優化國家通用語言文字的應用環境。
38.推進教師教育改革。建設以師范大學和一批高水平大學為先導,???、本科、研究生三個層次協調發展,職前培養與職后培訓相互溝通的現代教師教育體系。推動教師培養模式創新,加強教育學科建設。研究制定教師教育機構資格認證標準和課程與質量評估標準。大力加強中小學教師職業道德建設。召開全國教師教育工作會議,推進教師培養和在職教師繼續教育改革。
39.實施"教育信息化建設工程"。加快中國教育與科研計算機網和中國教育衛星寬帶傳輸網的升級擴容工程建設,積極推進下一代互聯網的研究與建設,促進建立國家教育資源服務體系。全面實施高等學校校園網建設工程,積極推進國家級教育信息化應用支撐平臺建設。推動示范性網絡學院、數字化校園、數字圖書館和數字博物館建設。研究開發數字化實驗和虛擬實驗系統,創建網上開放實驗系統。大力加強信息技術應用人才培養。
40.大力促進民辦教育健康持續發展。認真貫徹落實《民辦教育促進法》,推動《〈民辦教育促進法〉實施條例》盡快頒布。按照"積極發展、規范管理、改革創新"的原則,進一步促進獨立學院健康發展。依法保障民辦學校權益,認真落實土地、稅收等優惠政策。大力推進體制與機制創新,支持和鼓勵發展多種形式的民辦教育,促進形成公辦學校與民辦學校共同發展的格局。
41.進一步改革和完善教育投入體制。推動建立與公共財政體制相適應的教育財政制度,依法落實教育財政撥款"三個增長"政策,保持教育經費持續穩定增長。認真做好部門預算工作,努力爭取和落實重點建設項目經費。進一步拓寬經費籌措渠道,建立社會投資和捐資教育的有效激勵機制。鼓勵學校開展勤工儉學、發展校辦企業。嚴格教育經費管理,提高教育經費使用效益。
42.進一步擴大教育對外開放,加強全方位、高層次的教育國際合作與交流。加大吸引和支持優秀留學人才回國和為國服務工作力度。深化國家公派出國留學改革,加大高層次人才選派力度。繼續完善來華留學生管理制度,擴大和提高來華留學生的規模與層次。加快實施"漢語橋工程",啟動境外"孔子中文學院"建設,積極推進中美網絡語言教學合作項目,改革和完善漢語水平考試管理辦法。貫徹落實《中外合作辦學條例》,促進《〈中外合作辦學條例〉實施細則》盡快頒布,積極引進高等教育和職業教育優質資源。繼續加大教育涉外工作監管力度。進一步密切與港澳臺地區的教育合作與交流。繼續加強與聯合國教科文等國際組織的合作,做好第28屆世界遺產委員會議組織籌備和召開工作。
五、堅持依法治教,轉變政府職能,不斷提高教育工作管理水平
43.完善中國特色教育法律法規體系。全力做好《義務教育法》修訂工作,組織專門力量,盡快完成修訂草案并上報國務院,力爭盡早通過。全面啟動《教育法》、《教師法》、《高等教育法》和《學位條例》修改工作,開展起草《學校法》、《終身學習法》、《教育投入法》和《教育考試法》的可行性研究。積極推動各地制定配套性的教育法規和規章。
44.貫徹落實《行政許可法》,加快政府職能轉變。改革教育行政審批制度,清理教育行政許可項目,建設相關配套制度。堅持依法行政、依法治教,規范教育行政部門在政策制定、宏觀調控和監督指導方面的職能。完善教育行政執法責任制度,加強行政執法力度,進一步做好教育普法工作。加強科學民主決策。積極推進政務公開,實施教育電子政務示范工程,提高決策的透明度和公共參與度。
45.加強教育系統黨風廉政建設和行風建設。全面貫徹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進一步提高領導干部廉潔自律的自覺性。堅決查處違法違紀案件,堅決糾正招生、考試等工作中的不正之風。繼續加大治理教育亂收費工作力度,在全國義務教育階段推行"一費制",在城鎮高中嚴格執行招收擇校生的"三限"政策,進一步規范高等教育收費行為。加強對各項教育工程和項目的監督與審計。
46.進一步加強教育部機關的思想建設、作風建設和隊伍建設,增強服務意識,提高管理水平。牢固樹立為人民服務的宗旨,興學習之風、實干之風和團結之風,建設學習型機關。進一步加強和完善工作責任制,健全機關干部考核評價制度。深化直屬機關干部人事工作改革,加強干部尤其是青年干部的培養培訓。繼續做好老干部工作和關心下一代工作。進一步改善機關工作條件和職工生活。
版權所有: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 中文域名:教育部.政務
京ICP備10028400號-1 京公網安備11010202007625號 網站標識碼:bm05000001